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和交大医学院关工委联合举办“传承使命,立德树人”微论坛

作者:浏览量:时间:2024-05-27

  5月22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关工委联合举办“传承使命,立德树人”微论坛,旨在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如何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4F59

  本次微论坛汇聚了来自医疗、教育及媒体界的五位专家,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转化医学中心(上海)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陈赛娟,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人民日报上海分社原副社长李泓冰,以及向明中学党总支书记陈屹,共同就教育使命与道德培养展开了深入讨论。论坛由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专家指导中心执行主任张伯安主持。活动现场互动热烈,气氛活跃。

333F0

  范先群从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医学家精神”的高度,强调要通过“陈赛娟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引导师生探寻交医初心,感受交医力量,赓续交医精神,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强调医学教育中“担当时代责任,攀登医学高峰”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医学生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精益求精,更要在道德情操上追求卓越,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力量。范先群还提到,在当前全球公共卫生挑战面前,医学教育应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6010

  陈赛娟从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严谨细致与创新思维对于年轻一代的重要性,她呼吁教育者们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强调科学研究应当服务于人类福祉。她以自己从居里夫人和中国女排精神中得到的启示,勉励在座后学“机会总是留给头脑有准备的人”“作为科学研究者,要有追求理想的榜样”,她表示,今后将依托“陈赛娟工作室”,从理论的高度进行研究,使下一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以及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35EFB

  朱敏介绍了全市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强调要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要用大师们信仰的高度、视野的宽度、思考的深度、科学的精度、生命的厚度、育人的温度,引领关爱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

34B0B

  李泓冰讲述了在采写王振义院士传记的过程当中,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精神不仅包含了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和严谨态度,更重要的是那份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情怀,以及甘为人梯、为后来者照亮前行道路的责任感。学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对于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和品格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308DA

  作为基础教育的代表,陈屹书记讲述了陈院士在母校向明中学110周年校庆之际,亲笔撰写的一封特殊贺信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学校将以此作为向明学子开学第一堂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并作为黄浦区第五期“伟大工程”系列党课呈现的内容之一,强调对学生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努力教育引导向明学子以陈赛娟校友为楷模,热爱科学,立志成才。

47940

  论坛期间,师生代表围绕科学家精神的培养路径、科学榜样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提问和热烈讨论。院士专家们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守正创新、精诚奉献,书写好新时代赶考路上“立德树人”新答卷,传承“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交医使命,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做出贡献。

305C1

  张伯安主任总结指出,传承科学家精神,关键在于实践与体验,希望每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能成为这一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今后市教育系统关工委将进一步集聚教育系统专家资源,充分发挥“五老”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助力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促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进一步拓宽关工委工作的新领域和新空间。


  微论坛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落下帷幕,与会专家的精彩发言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与启示,为“传承使命,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


  现场诸多青年学者、教师、学生等认真倾听专家对话,感悟良多,纷纷交流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很荣幸能参加本次活动,收获颇丰。陈院士那封给向明中学的贺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黑色字迹下是铅笔打下的草稿,让我对陈院士的朴实、严谨、脚踏实地和兢兢业业的形象有了更加清晰和立体的感知。

  我也有幸向范院长提问,范院长用细致朴实的语言回答了我对新医科发展长期以来的困惑。他们的科学家精神、医学家精神也深深鼓舞着我,激励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郭勇麟

  有幸能在“传承使命,立德树人”微论坛上,现场学习陈院士的科学家精神,聆听范院长对我们医学生成长途中困惑的细致解答。范院长从医学生成长路径出发,启发我们要认真学习陈院士克服困难、深度钻研、不懈进取的科学家精神,也要在交医这一大平台上,积极探索“医学+X”与“X+医学”的无限可能。未来,我们将以钻研奋斗之精神、医学交叉之创新,谱写新时代新医学的宏大篇章。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曲子政

  陈院士和王振义老院士等人研究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的往事让我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对于科学真理的不断求索和对人民群众健康的深沉关切。陈院士品德高尚,在成就等身的情况下,仍然关心着下一代的教育工作,令人动容,这次的活动令我受益匪浅!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刘洋

  在论坛的最后环节,范院长回答了同学们对科学家精神及医工交叉领域的问题。范院长从陈院士身上的科学家精神讲起,引导同学们既要有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又要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要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潜心研究。范校长表示,医工交叉是科技前沿的深度融合,需要大量复合型医学人才支撑,被公认是突破医学“卡脖子”技术的“关键之钥”。范院长的回答让我更加深入地思考新医科领域,主动去探寻“医+x”领域的现状、挑战与未来。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贺之雨

  陈院士展现出的科学家精神,激励着我们年轻一代继续探索未知,追求卓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张誉露

  陈院士用谦虚低调的态度、严谨务实的作风、朴实有力的话语,生动形象地诠释了科学家精神。她制作的PPT,内容简洁却意境深远,饱含了她们这一辈老科学家对于青年人的关心和呵护,让我们为之感动与振奋。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孙瑞

  陈院士的一生就是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最切实的体现和最鲜明的注脚,向我们阐明了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时代机遇,特别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才能真正地成就一番事业。范院长在提问环节详细系统而全面地回答了人工智能对当代医学的意义,点明了医+X在未来医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性,这更是为我们阐明了时代潮流是什么,时代机遇在哪,国家需要什么,让我们对自己未来的蓝图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姜芃宇

  参加完活动,我深切感受到陈院士不仅仅是为我国的分子遗传学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专家,还是一位爱国荣校,关心同学们成长的亲切师长,悉心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闫磊

  在此次论坛中,我了解到了陈院士从纺织女工到院士的成长之路,深深感受到了她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精神,也触动于她的饮水思源、关心后辈,让我更加坚定了潜心钻研、报效祖国的理想信念。

  ——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黄昊玥

  听了陈院士朴实的分享,我认为吾辈青年应该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解决医学领域重大难点痛点问题而矢志不渝地奋斗。

  ——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 魏正宇


Baidu
map